loading..
首页 - 校友风采 - 正文

罗元恺

时间:2024年03月07日 14:20

来源:《罗元恺诊余诗钞》

撰稿人:罗颂平

点击次数:

罗元恺(1914-1995),广东南海人,1930年考入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1935年留任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附属广东中医院医师。1950年任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校长,兼任广东中医院院长。1951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曾任广州中医学院民盟支部主委。1952年任广东中医药进修学校副校长,兼任广东省中医院院长至1953年,1979年任广州中医学院副院长。第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第三届人大代表,中国民主同盟广东省第七、八、九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罗元恺教授

罗元恺,字世弘,1914年10月出生于广东省南海县西樵山。其父罗棣华乃晚清儒生,以儒通医,悬壶于南海、广州等地。后参加北伐,善治热病,对温病颇有研究。罗元恺在这样一个书香之家中排行第七,是唯一继承父业从医者。他童年就读于乡间私塾,诵四书五经,读古文诗词,临帖练书法。亦在父亲的熏陶下,诵读方书,随父侍诊,立志以医为业。但他并不满足于父子相传、师承授受的家学,而冀望于当时新兴的中医院校教育。

1930年,罗元恺如愿考入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该校是广州与香港11家中药商行联合出资兴办的五年全日制中医院校。1924年创办,由当时的名医任教,以“上医医国,先觉觉民”为校训。罗元恺是该校第七届学生。在学期间,他与10位同学组成“克明医学会”,研讨学习中的疑难,撰写医学论文,互相交流,还编印了《克明医刊》。他在毕业前就考取了广州市中医师执照。1935年,他以总成绩第一名的成绩毕业,留任该校之附属广东中医院医师,开始其医学生涯。当时他是以内科为主,兼顾妇儿科,在门诊和病房诊治患者,处理过各种疑难重症,打下牢固的临证功底。

罗元恺教授在教学

在此期间,他还利用诊余时间,就读于广州大学。当时的老师有留日学者,刚回国任教的梁式文先生,同学有麦华三先生。麦老后来成为广州美术学院著名书法教育家。

1938年10月,日军在广东大亚湾登陆,直逼广州。广州沦陷前,广东中医院被迫停业,人员疏散。罗元恺与家人离开广州,返回故乡。一个月后,日军进犯南海,他带家人转道香港,行医谋生。1939年,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迁至香港授课,他受聘为《金匮要略》课教师。

1941年底,香港被日军攻陷。学校再次停办。罗元恺带着新婚的妻子,与父母、弟弟一起逃难,于1942年初经广西辗转前往当时的后方——粤北的韶关市。在此期间,他父亲和一个弟弟先后得病去世。在韶关安顿后,他一边开业行医,一边与学校的校董、校友筹划复办中医药专门学校。当他们找到校址,准备开课之时,又传来日军将犯韶关的消息,复校之事告吹。罗元恺携家眷转往广东西北部的连县(今之连州市)。他继续开办中医诊所,并与当地老中医赵伯平合作创办连县中医讲习所。罗元恺承担了编写讲义和授课等主要工作。经两年的努力,已有一班学生结业并在当地行医。

罗元恺教授与学生在一起

抗日战争时期,罗元恺背井离乡,辗转于香港、湘桂、粤北等地达7年之久,不愿做日伪的顺民。虽颠沛流离,生活艰难,亲人离世,他自己也得过重病,但他仍执着于中医教育,致力于培养中医人才。1945年抗战胜利,是年底,罗元恺返回广州,并与校董、校友们取得联系,筹划复办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

由于沦陷期间校址被日军占据,设备已全部散失,校舍亦满目疮痍。经一番努力,1947年收回部分校舍,恢复招生,在秋季复课,潘诗宪担任校长。罗元恺重返母校任教,担任儿科教师。1948年秋,医院亦得以复业。1949年广州解放,潘氏离职前往香港。1950年初,36岁的罗元恺就任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校长。1951年兼广东中医院院长。

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广东省人民政府重视高等教育,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被省文教厅列入广州11所大专院校之列,首次成为政府认可的高等院校。学校得到政府的资助,给予图书补助费、学生助学金,毕业证书由中南教育部盖印颁发,毕业生由国家分配工作。中医事业呈现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罗元恺深感振奋,他废寝忘食地辛勤工作,从招生考试、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学生管理到医疗质量、医院行政,事必躬亲,广纳人才,使学校与医院的工作走上正轨,除修复原有校舍外,还新建了人体解剖室、药理研究室等,使教学设备渐趋完善。办学经费也得到香港药业三行的支持,学校在短期内获得了新生。

然而,中医事业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1953年,学校突然接到卫生厅转来卫生部的通知:“勿需培养新中医的必要。”不许再招生。并强令一年级的在校学生转到卫生学校就读。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被改为广东省中医进修学校,原有二年级以上的学生继续就读至毕业。1955年全部学生完成学业。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在20世纪50年代培养了李国桥、靳瑞、陈全新、李丽芸等中医名家。

罗元恺从1953年开始兼任广东省中医进修学校副校长。按照文教厅的规定,进修学校主要讲授西医课,让原有的中医经过进修而掌握西医基本技能,这是当时的卫生部一位副部长遏制中医与中医教育,企图将现存的中医西医化的一种手段。但罗元恺任职期间,仍坚持安排一些中医课程,使来自全省各地的中医师在进修学校得到比较系统的学习,其中医水平亦得到巩固和提高。

1956年,周恩来总理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在全国开设4家公立中医学院。是年5月,罗元恺被任命为广州中医学院筹备委员,参与制订规划、选择校址等工作。当时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规模不大,但校舍、设备尚齐备,因此,广州中医学院就在该校的原址上筹办起来了,许多校友都积极参与了广州中医学院的筹备工作。1956年9月,广州中医学院招生开学,罗元恺任金匮要略教研组组长。1958年广东省中医进修学校并入中医学院成为进修部,他就任院务委员会委员、进修部主任兼妇儿科教研组主任。

罗元恺教授在研读医书

1961年,罗元恺作为《中医儿科学》主编参与全国中医药院校首套统编教材的编写,该教材在1962年出版。其后,继续主编《中医儿科学》第二版,在1964年出版。他致力于中医教育事业,身体力行,兢兢业业地培养中医人才。对于中医教学工作,罗元恺强调因材施教和理论联系实际。他的学生既有未出茅庐的青年,也有临床多年的中医,或经验丰富的西医,亦不乏中医院校的青年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他提出不同的要求,并为不同的班种编写讲义。在讲课前,他根据学生的基础来备课,结合其实际需要,或偏重于理论,或详尽于临床,并尽量增补最新的研究资料。他每次讲课都认真准备,就算是同一班种,他也要重新备课,不断更新内容。他一向以临床课教学为主,从早期的内科杂病(金匮要略)到后期的儿科、妇科,都属于临床科目。故特别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他讲课善于引用临床实例,条理清楚,讲解透彻,深受学生欢迎。在课堂教学之余,他也非常注重临床教学,除了自己坚持查房、门诊等临床工作,还亲自安排学生的见习、实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诊疗疾病的技能。

刘赤选教授八十大寿(坐藤椅),后排左起:陈宏珪、刘亦选(刘老儿子)、黄耀燊、李任先、李仲守、罗元恺、钟耀奎

从1966年到1976年,“文革”的十年浩劫,是中国文化人的炼狱。罗元恺在文革初期也受到冲击,中医学院的造反派以“清四旧”为名,抄走了罗元恺家中的书籍、字画、衣物等,包括他父亲手写的一副对联,这是他珍藏的父亲遗物。事过半年,广州发生流行性脑膜炎,当时正是“文革”中武斗猖獗的时候,医院临时设立流脑病区,人员不足、设备简陋,罗元恺临危受命,参加流脑的诊治工作。他根据岭南温病的理论,分析病情,以清瘟败毒饮加减,治疗500多例,仅2例死亡。当时有一位曾到罗元恺家里抄家的造反派学生也得病住院,罗元恺不计前嫌,成功救治了这位大学生,她治愈后,面有愧色,感谢老师救命之恩。1968年,广州各大高校在三水县芦苞镇设“五七干校”,罗元恺亦被下放干校,每天种地、拉车、放牛,学做农活,过着极其艰苦的农耕生活。其后,各高校又自建干校,广州中医学院的干校设在粤北的南雄县。罗元恺因担任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校长期间1951年曾单独前往香港与药材商行洽谈并取回数万元的办学经费,在“文革”后期“清理阶级队伍”的时候,以“特嫌”被隔离审查,又在南雄干校被关了半年。在艰难的日子里,他坚信事实终会澄清,自己仍将返回医疗、教学的岗位。他在苦闷的时候,默念孟子的名言:“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以振奋精神,坚定信心。

1971年,大学复课,招收“工农兵大学生”。罗元恺也回到他热爱的教学岗位。广州中医学院把原有的妇儿科教研组分为妇科与儿科两个教研室,罗元恺担任妇科教研室主任。并参与编写《中医妇科学》第四版教材和《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妇科分册》。

罗元恺教授(左一)、黄耀燊教授(左二)、邓铁涛教授(左三)

1976年“文革”结束。罗元恺终于迎来了学术生命中的第二个春天!1977年广东省首先恢复大学教授的评审,亦第一次在中医学院设“中医教授”职称。罗元恺成为广州中医学院的第一位教授,也是中国中医院校的第一位中医教授。1979年,他被卫生部任命为广州中医学院副院长,主管教学和研究生工作。中医研究生培养从1978年开始,广州中医学院是首批招收研究生的院校之一。当时,中国的高等教育百废待兴,中医研究生教育刚刚起步,从导师遴选、课程设置、研究生考核与管理、学位授予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探索、建制、完善。他团结校内的专家,凝聚集体智慧,也借鉴外校经验,邀请国内名家前来讲学,使广州中医学院的研究生教育很快走上正轨。罗元恺作为中医妇科学第一代学科带头人,是首批获中医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研究生导师。他也培养了广州中医学院第一位博士研究生。1980年起,他还兼任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参与全国中医学、中药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的评审工作。

1983年,罗元恺年届七十,他主动请辞副院长职务,认为年事已高,应专注于学术研究,行政管理工作可以交给年富力强者,此举得到卫生部批准,并任命为广州中医学院顾问。同年,他作为卫生部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担任《中医妇科学》五版教材主编。这部教材的编写凝聚了他的心血,是他在中医妇科领域的学术标杆。教材副主编曾敬光、编委夏桂成、徐志华、毛美容均为中医妇科的知名专家,刘敏如、张玉珍等参与编写,罗元恺还邀请了天津哈荔田教授和黑龙江韩百灵教授为教材的审稿专家。集思广益,对妇科常见病和疑难病的定义、中医妇科理论、名词术语进行认真的讨论,形成共识。如对崩漏的定义,首次提出“经血非时暴下或淋漓不止”的概念。体现了严谨的治学态度。这部教材自1986年出版以来,在全国中医院校使用10余年,后来还作为香港回归后注册中医师考试的蓝本,亦被台湾长庚大学中医学系作为教材。是学术影响最大的中医教材之一。在五版教材出版后,罗元恺继续主编《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医妇科学》,1988年问世后,以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而成为中医妇科教师备课的案头书,也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参考书。该书于1989年由知音出版社在台湾印行。

罗元恺教授(左二)与妇科名家哈荔田、韩百灵

作为全国著名的中医学家和中医教育家。罗元恺长期从事中医教学与行政管理工作,但他从未脱离临床,亦孜孜不倦地进行学术研究。早年从内科杂病着手,打下扎实的临证功力,进而涉及儿科、妇科,晚年则专注于妇科。

他注重经典,博采众长,在学术上受陈自明《妇人良方》、张介宾《妇人规》和傅山《傅青主女科》等名家医著的影响,注重脾肾和气血,调理冲任,还融合了岭南温病学派养阴保津的学术观点,形成自己的学术风格。对月经不调、崩漏、闭经、痛经、滑胎、不孕以及更年期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有丰富经验。1962年和1978年均被评为“广东省名老中医”。1984年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成立妇科专业委员会,哈荔田当选主任委员,他和蔡小荪当选副主任委员。他是我国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中医专家。1991年被遴选为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导师。其学术继承人张玉珍、罗颂平在1994年结业出师。

他注重传承,也勇于创新。1982年创制了补肾安胎的“滋肾育胎丸”,曾获1983年卫生部科技成果乙等奖,1997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丙类)三等奖;1984年又创制了活血止痛的“田七痛经胶囊”,获1986年广州市科委成果三等奖。指导其研究生罗颂平探讨“月经周期的调节及其与月相的关系”,获198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乙等奖;参与“广东省名老中医电脑诊疗系统”的研究,获1991年广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指导研究“免疫性自然流产与免疫性不孕的中医治疗”,获1996年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

他勤于著述,笔耕不辍。1980年出版的《罗元恺医著选》收集了他从50年代到70年代的主要论文和医案;1990年出版的《罗元恺论医集》和1994年出版的《罗元恺女科述要》则是他晚年的著述。他还全文点注了明代名医张介宾《景岳全书·妇人规》,使张氏妇科专著《妇人规》首次单独刊行。《实用中医妇科学》是他主编的最后一部专著,1994年12月出版。

罗元恺教授(1994年)

他以传播和振兴中医药为己任,桃李遍布海内外。他作为建国后第一代的中医妇科学术带头人,30多年来勤恳耕耘,立业树人,以自身的成就带动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他培养和造就了第二、三代学科带头人,并培育了一批硕士、博士。他的弟子欧阳惠卿教授被评为首届全国名中医。他的学术成就和医术在东南亚、欧美地区有较大的影响。他在晚年仍赴泰国、新加坡、香港和澳门等地讲学,并出席第二、三届亚细安中医药学术大会,在国内外颇有声望。他的生平和成就已被载入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和美国《国际名人辞典》。

罗元恺教授与叶选平(左二)在北京开全国人大开会期间

罗元恺不仅是一位中医专家,而且是一位社会活动家。他在1951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曾任广州中医学院民盟支部主委。1963年当选第三届广东省人大代表。1978年开始连任第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在每年的人大会上,为振兴中医积极呼吁,撰写提案,争取政府部门对中医教育的支持。他曾任中华医学会理事和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1984年作为团长率广州中医专家代表团访问泰国,推介中医中药。被誉为“送子观音”。晚年还参与创办广州兴华中医药业余学校,并担任名誉校长。为中医爱好者提供了业余学习中医药知识的平台。该校曾被评为广州市社会办学先进单位。

罗元恺教授与女儿罗颂平(左三)

罗元恺教授与女儿罗颂平(左一)

罗元恺对中国文化有深厚的造诣。喜欢诗词与书法,爱好欣赏碑帖,晚年还留下一部《诊余诗钞》。其中一首述怀曰:“光阴如驶八十春,术擅歧黄达六旬。回顾历程多险阻,今朝驰骋向通津。八十春秋瞬息过,杏林建树愧无多。喜看桃李花如锦,名医辈出胜叔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罗元恺教授

1994年,在广州中医学院举办了“罗元恺教授八十寿诞暨从医从教六十周年”庆祝大会。时任广东省副省长卢钟鹤亲临祝贺,医学界、教育界名流以及罗元恺早年的学生、同事、朋友等欢聚一堂,广州各大报刊亦撰文报道。

罗元恺于1995年2月因病逝世,享年81岁。在他去世后的10多年里,后人还陆续整理出版了他的几部专著:《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罗元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年)、《罗元恺妇科经验集》(上海科技出版社,2005年)、《罗元恺妇科讲稿》(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中国中医昆仑·罗元恺卷》(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年)。2011年校庆之际,广州中医药大学在广州大学城校园为罗元恺、黄耀燊、李仲守三位名医塑造了铜像。2016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给罗元恺教授和黄耀燊教授铸造了铜像。他永远留在工作过的校园和医院,守护着中医人的精神家园。

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广州中医药大学

大学城:020-39358233 三元里:020-36588233

版权所有©2023广州中医药大学  粤ICP备15098773号